泱泱國風·舞動經典:上海芭蕾舞團中國原創芭蕾舞劇《白毛女》60周年慶典演出
演出時間:2024-08-16 - 2024-08-18
演出劇場:國家大劇院 歌劇院
票價:680/580/520/460/380/280/180/100
微信訂票18515362586
電話訂票010-66552100,010-66552258
中國原創芭蕾舞劇《白毛女》是上海芭蕾舞團的扛鼎之作,其于1964年第五屆“上海之春”藝術節首演小型版后,不斷修改完善,并被拍成電影而家喻戶曉,多年來在海內外歷演不衰,并將在2024迎來首演60周年。該劇被譽為一部西方芭蕾藝術和中國民族風格完美結合的精品,是中國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,演出超過2000場,是目前國內演出場次最多的舞劇。1994年該劇被文化部評為“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評比展演經典獎”。 中國原創芭蕾舞劇《白毛女》既運用了外來芭蕾的語匯,又吸收了大量的民族民間舞、傳統戲曲以及武術等素材,現實與浪漫相結合。音樂上保留原歌曲中“北風吹”“紅頭繩”等,還吸收了大量華北地區民歌河北梆子、山西梆子為素材,采用了管弦樂與民族樂器相結合的形式,使舞劇富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感,一直深深吸引著廣大觀眾。每當舞臺上稀疏的雪花飄落,熟悉悅耳的旋律響起,“北風那個吹啊,雪花那個飄啊,年來到……”讓老觀眾回首往日歲月、往昔之情,給年輕觀眾帶來了一個歷史、一份新景。
主創 編導:胡蓉蓉、傅艾棣、程代輝、林泱泱 作曲、配器:嚴金萱、陳本洪、張鴻翔(“北風吹”等系列歌劇原曲) 舞美設計:胡冠時、杜時象、朱士場 燈光設計:張小舟、莊則忠、應日隆 服裝設計:李甦恩、朱士場 化妝設計:程漪蕓
指 揮:陳燮陽 女聲獨唱:何曉楠 男聲獨唱:鄭瑤 伴 奏:中國電影樂團
合 唱:中國廣播合唱團
主演
喜 兒:馮子純、趙美慈
王大春:許靖昆、張文君 白毛女:郭文槿、俞巧爾 (*演員陣容以現場演出為準)
故事發生在1937-1945中國抗日戰爭期間。除夕夜,漢奸惡霸地主黃世仁上門逼債,打死佃農楊白勞,搶走其女兒喜兒當奴婢。喜兒不甘受辱逃進了深山,在與狂風暴雨、毒蛇猛獸的搏斗中求取生存,被折磨得滿頭黑發變成了白發。最終,在八路軍的解救下,喜兒獲得了新生。
看人間,往事幾千年,窮苦的人兒受剝削,挨鞭笞。多少長工當奴隸,多少喜兒受苦難。流不完的眼淚,化作傾盆大雨。訴不盡的仇恨,匯成波浪滔天的江和海。
第一場:楊白勞家 除夕,農民楊白勞和喜兒父女準備過年。 漢奸惡霸地主黃世仁上門逼債,打死楊白勞,搶走喜兒。王大春和鄉親們忍無可忍、奮起反抗。趙大叔指點他們參加八路軍。
第二場:黃家 朱門皆酒肉,佛堂惡滿盈。不堪凌辱的喜兒在張二嬸的幫助下逃出虎口。
第三場:蘆葦塘邊 狗腿子穆仁智緊追喜兒,在蘆葦塘邊發現喜兒失落的鞋子,誤認喜兒投河已死,悻悻而歸。
第四場:荒山野林 喜兒在風刀霜劍中拚搏了多少個寒暑,滿頭秀發由黑轉灰,由灰變白。她登山攀嶺,仰對蒼穹:“我是舀不干的水,撲不滅的火,我要活,我要報仇!”
第五場:家鄉村頭 大春帶領八路軍回到家鄉,決心把受苦難的人民救出苦海,得知喜兒的遭遇,更是怒火中燒。黃世仁、穆仁智聞風喪膽,匆匆逃跑。
第六場:奶奶廟 白毛女(喜兒)在奶奶廟與黃世仁、穆仁智相遇,見仇人、烈火燒,恨不得把他們撕成千萬條。大春等追捕黃世仁而至,驚疑白毛女,尾追而下……
第七場:山洞 幾多年,幾多變,親人相見淚漣漣。太陽出來了,受盡苦難的人們重見天日。
第八場:廣場
千年的仇要報,萬年的冤要伸,喜兒和勞苦大眾喜獲新生。
上海芭蕾舞團
上海芭蕾舞團成立于1979年,前身為大型芭蕾舞劇《白毛女》劇組。《白毛女》作為嘗試芭蕾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,為上海芭蕾舞團的建立奠定了基礎,同時也確立了上海芭蕾舞團國內一流的地位。《白毛女》曾榮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評比展演經典獎并久演不衰,至今已上演2000余場。
歷經四十余年,上海芭蕾舞團從《白毛女》起步,到如今擁有了《天鵝湖》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《睡美人》《茶花女》《葛蓓莉婭》《仙女》《胡桃夾子》《吉賽爾》《堂·吉訶德》等世界經典芭蕾舞劇,《白毛女》《閃閃的紅星》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《花樣年華》《馬可·波羅》《簡·愛》《長恨歌》《哈姆雷特》、上海大劇院版《胡桃夾子》《寶塔山》等原創舞劇以及《清風舞影——巴蘭欽芭蕾舞蹈詩》《歡樂頌——芭蕾精品晚會》以及《舞之魅——現代芭蕾精品》等保留劇目,形成了上海芭蕾舞團優雅細膩、博采眾長的“海派藝術風格”。
《白毛女》的輝煌造就了石鐘琴、茅惠芳、凌桂明等芭蕾表演藝術家,《白毛女》的傳承與早期原創劇目使辛麗麗、汪齊風、楊新華等中國芭蕾的時代人物脫穎而出。如今,風格迥異的劇目磨練并打造了陳真榮、季萍萍、范曉楓、吳虎生、戚冰雪等一批批卓越的芭蕾力量。四十年來,青年演員們先后在國際芭蕾舞大賽中榮獲了58枚獎牌,實現了中國芭蕾在國際芭蕾舞賽壇上零的突破——第一塊獎牌、第一個雙人舞大獎、第一個芭蕾“奧林匹克”金獎都出自于上海芭蕾舞團。
上海芭蕾舞團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魄,與海內外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建立了廣泛的友好合作關系。除了在全國各地演出外,上海芭蕾舞團還先后在美國、英國、加拿大、法國、西班牙、荷蘭、挪威、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日本、朝鮮、印度尼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、芬蘭、波蘭、韓國等國家和中國香港、中國澳門、中國臺灣等地區近百個城市演出,向世界展示中國芭蕾獨特的魅力,被西方媒體稱為“來自于中國上海的芭蕾像中國的瓷器(China)一樣精美”。 |